四川师范大学努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全链条

2019-10-17 16:45

点燃梦想创享青春
  
  四川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四川师大”)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学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推进专业协同创新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着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全链条,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格局。□肖柯倪喆邓爽(图片由四川师范大学提供)
  
  健全“双创”体系,拓展育人格局
  
  9月27日,以“智汇川师·创享青春”为主题的“创业天府·菁蓉汇”活动在四川师大举行专场活动,15个四川师大创新创业项目进行现场路演,获得投资意向金1.23亿元。近年来,这样的专场活动、主题活动、竞赛活动、路演活动,吸引了学校师生的广泛参与。
  
  四川师大党委书记丁任重认为,创新是当今时代的鲜明特征,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校要建立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和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引入课堂、加强实践性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要把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让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适应创新创业的要求。只要坚持健全体系、延伸链条、完善格局,就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孵化出高质量的创新项目。
  
  自2009年启动“西部师范院校创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以来,四川师大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工作机制,大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将“双创”教育相关环节涉及的部门和落实工作的学院共同融合到创新创业工作中来,就教育教学、课外训练、创新创业实践、创业孵化给予学生全方位指导。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细化了人才培养标准、方案,分类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提出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培养要求,制定了14个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取得显著成效。
  
  建优“双创”课程,搭建开放平台
  
  四川师大校长汪明义说,高校创新创业工作重点在教育,根基在课程。为此,学校大力加强“双创”课程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开放性的“双创”教育平台,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完善创新创业梯级课程体系。建设“必修+选修”通识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基础》《创业学》等20余门通识课程;建设“特色+创新”模块课程。在各专业设立6-10个学分的特色创新课程,加强学科前沿课程开设;建设“区域+行业”特色课程,建设专业前沿等30余门课程。
  
  ——加强创新创业优质课程建设。建设“精品+示范”课程群。建设国家级优质课程15门、省级优质课程100余门;建设“引进+开放”在线课程。自主建设向全国开放的国家、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等56门,引进在线课程100余门,完善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构建“大类+专业”案例资源。支持编写《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程》等创新创业教材10余部。
  
  ——搭建开放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学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突出导师指导与案例引导,打开大门办教育,定期邀请校外优秀企业家和优秀教师创业团队来校做讲座,为有创业意愿的同学们分享创业经验,指点创新策略。定期组织优秀校友和创业团队之间的交流研讨会,促进学校创业团队之间的合作互鉴。
  
  成都“朗逸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四川师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霍治乾就是一位优秀的创业教育导师。他以企业家的敏感度和前瞻性,在课堂上向学生们传达市场的需要,并鼓励学生积极创作,接纳学生进入公司实习,直观感受创新创业。
  
  注重“双创”实践,激发实干精神
  
  四川师大校友、登峰集团董事兼led事业部总经理王博豪在2010年跃居中国80后大学生创业富豪榜第1位,登峰节能环保灯销售额达到7亿元,成为伦敦奥运会室内照明场馆照明国内唯一供应商。在校期间,王博豪积极参加各种创业培训及实践活动,2009年他还获得全国“挑战杯”金奖。四川师大校友叶伟在校期间结合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开创的校园新零售模式“零栋铺子-高校连锁便利店”现在已经有了23家分店。
  
  在四川师大浓郁的“双创”氛围带动下,学生和校友当中涌现出了一批批像王博豪、叶伟这样的创新创业典型。他们的成功源于学校加强实践锻炼,增强“双创”实干能力培养。
  
  ——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条件。四川师大搭建“校内+校外”教育实践平台。建设了创新创业俱乐部、实践超市、创新创业种植园、科技园等6个校内平台、东郊记忆创业街区等3个创新创业基地、狮山孵化器等4个创业孵化器,场地面积达万余平方米;搭建“专业+开放”实践教学平台。坚持资源集约、开放共享,统筹实验室、训练中心建设,实验室面积达10万平方米,其中国家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搭建“支持+服务”网络服务平台。自筹100万元研发了“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汇聚资金、项目、服务、信息等,为创业学生提供全程式服务;搭建“教育+孵化”创新实验基地。构建“创新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实践基地”梯级孵化体系,建设各类教育实践基地500余个,其中国家和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7个;加大教学资源开放。完善实验室开放办法,设立专项基金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年开放时间累计约20万学时。
  
  ——大力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四川师大完善三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及课外科技作品立项。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2015-2016年,获批国家级项目155项、省级项目250项,较之2013-2014年分别增长520%、127%,7个项目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入选数量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大力开展学生专题竞赛。年均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各项赛事100余项,举办校级常规竞赛活动近20项,学生近两年获国家、部省级奖励1000余项;2018年6月,学校在“创青春”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金奖1项、银奖6项、铜奖11项,获奖项目数再创新高。设立学生创业基金。2009年起,每年设立100万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用于学生创业项目培育、孵化和扶持;开展创业孵化和实践。依托学校创业园区和校内平台科技园、俱乐部,目前创业园共有120个学生企业(项目)入驻。
  
  ——大力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四川师大建立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年均开展讲座、论坛、沙龙2000余次,打造“天才库”创客空间,资助入驻学生创业团队160家,获批四川省示范俱乐部;支持成立学生创业协会,资助开展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100余场次;大力打造创新创业品牌活动,定期开展项目路演、“双创”展示周、创业政策宣传月,年受益学生达2万余人次。
  
  凸显“双创”特色,增强示范引领
  
  四川师大在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大一至大四全过程、覆盖各学科专业全领域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校办学传统和优势,大力挖掘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学校积极与有关科研院所、工矿企业、大学生科技孵化园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在理工科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形成了“市场需求-项目驱动-团队打造-学科支撑”四位一体的“双创”教育特色;在人文社科和艺术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坚持面向文化市场,突出实际应用,通过实施创新创业导师工作室、社会项目引入课堂培养、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等模式,形成了聚焦“文创”产业做大文章的“双创”教育特色。
  
  四川师大绿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四川师大科技园入驻企业,也是四川师大投资管理公司与社会资本合作投资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企业。企业依托四川师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专有技术整合了全产业链技术,建设了洪雅基地、南京基地、黑龙江基地,实现了奶牛养殖业粪污的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整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已与奶牛养殖行业领军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作为绿环生物的创始人,秦丹也是四川师大的一名老师。秦丹说:“我现在的成绩和川师大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从公司建立到现在,无论办公场地还是公司的发展策略,学校和川科技园都给予了极大的关心与支持。
  
  四川师大副校长张海东说,学校将继续紧扣教师教育,建设创新创业“种子库”。坚持发挥教师教育传统,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养,打造省域“创客”师资基地,培育中小学创新创业“种子”教师。坚持立足人文社科和艺术学科优势,深度参与“西部文创中心”建设,推进环川师大文化创意产业带建设。立足学校实际打造创新创业“助推器”,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落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搭建平台,点燃梦想。
特别说明:A1家教网(Www.A1a3.Com)所提供的资讯及其它图文内容为互联网采集摘录和转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信息内容及图片如有侵权或违规违法,请迅速联系本站,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